2019中國國際海事展于2019年12月3-6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秉承其作為產業平臺,“引領”產業發展,推動行業“互聯”,助力海事業發展“壯大”的一貫宗旨。中國國際海事展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海事會展,是國際海事界尋求全方位、多層次合作的橋梁和紐帶。
中集來福士此次參展主題為“大海洋,新海工”,突出展現了中集來福士近年來轉型升級業績。中集來福士市場部、研發部、采購管理部等派代表參展。
展會同期,中集來福士先后與合作伙伴西門子和美國船級社舉行現場簽約儀式。
12月4日,中集來福士副總裁李明高、西門子CEO Bjoern Einar Brath代表雙方簽訂海工數字實驗室合作備忘錄,作為雙方在2018年9月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的延續。雙方明確,將在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建立海工數字實驗室,計劃于2020年6月份建成。與2015年底雙方合作建設的DP3閉環模擬實驗室相比,此實驗室將展示西門子最先進的直流方案、能量儲存系統及高階版閉環方案。同時,此實驗室還可用于系統操作培訓,建設海工人才培養基地,將為促進國際核心技術本地化、推動我國海洋工程動力系統關鍵技術突破提供助力。
12月5日,中集來福士與美國船級社簽訂新材料研發及其產業化戰略合作協議,推出全球第一套針對復合新材料在海工直升機平臺應用的船級社指導意見,聯合研發了全球第一套基于復合新材料的海洋工程用直升機平臺,可以廣泛應用于船舶及海洋平臺、海洋漁業平臺、城市高層建筑、醫用裝備、通用航空市場等,具有重量輕、強度高、耐腐蝕、耐疲勞、耐火隔熱、成本低等多個優點。
展會期間,各級領導、行業專家等參觀中集來福士展位,對中集來福士在“大海洋,新海工”領域所取得成績表示贊賞。
新海工領域,一方面持續鞏固和優化鉆井平臺智能設計,在鉆井裝備EPC大包基礎上進入平臺運營;另一方面逐步進入生產平臺和模塊業務領域,實現鉆采結合,并先后獲得巴西國油等主流客戶生產平臺和模塊訂單。
大海洋領域,主要體現為中集來福士由海洋工程向有限相關多元化大海洋業務延伸,先后進入海洋漁業、海上發電、滾裝船和客滾船等新領域。
中集來福士通過燈箱海報、電子觸摸屏和視頻等方式,展示多個世界級領先產品業績。
鉆井平臺。中集來福士自2010年以來先后建造和交付12座半潛式鉆井平臺,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80%,其中7座平臺采用全球最嚴格的挪威Norsok標準。2017年,交付全球最先進的超深水鉆井平臺“藍鯨1號”,在國家首次天然氣水合物海域試采中承擔重任,并創造了可燃冰開采時間和產量兩項世界紀錄。
生產平臺和模塊。2016年,中集來福士獲得中海油“海洋石油162”自升式試采平臺合同,實現由“鉆井”向“采油”的延伸。2018年獲得巴西國油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訂單,2019年后又持續獲得多個模塊項目,取得全球主流客戶生產類平臺和模塊業務突破。
海洋漁業。2016年,中集來福士交付國內首臺自升式多功能海洋牧場平臺,截至目前累計建造和交付22座海洋牧場平臺。2018年,公司承接當前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挪威養殖工船,每年可養殖1萬噸三文魚;2019年,公司交付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長鯨一號”養殖網箱,配備智能化監控設備。
滾裝船和客滾船。2018年,中集來福士與渤海輪渡簽訂2+2艘目前亞洲最大多用途滾裝船建造合同。2019年,中集來福士與瑞典航運巨頭Wallenius公司簽訂2+2艘雙燃料超級滾裝船總包合同,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新建雙燃料滾裝船和冰級滾裝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