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3日,應中集來福士邀請,“深潛英雄”榮譽稱號獲得者、“蛟龍號”深潛器總體與集成課題負責人、第一副總設計師、海底試驗現場副總指揮崔維成教授來我公司作題為《從“蛟龍號”研制來談我國海洋裝備的發展》的報告。共計55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
首先,中集來福士總裁于亞向大家講述了邀請崔維成教授做專題講座的初衷,旨在學習我國載人深潛精神,了解海洋高端裝備研發歷程;他重點向在場人員介紹了崔教授不平凡的經歷,對崔教授的到來表示了熱烈地歡迎。
接著,崔教授就“蛟龍號”研制意義、海洋資源開發前景、海洋裝備發展趨勢、我國海洋裝備發展之路四個方面與大家進行了分享。在起步階段,“蛟龍號”面臨的困難與我國海洋工程其他產業是一致的,盡管有國家的強力支持,但我國從基礎理論到核心裝備,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都有著較大差距。但項目組不畏艱險,克服重重困難,歷經十年,“蛟龍號”終于得以完成設計目標。講座過程中崔教授還就跨行業技術應用、復雜系統集成技術、海底資源的探測與開發前景等方面做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在進一步探索海洋未知領域的同時,崔教授還用理性、嚴謹、科學的態度,反復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強調海洋環境的保護及有限度的開發。報告結束后,現場聽眾踴躍提問,崔教授逐一作答,并在解答中,用自己與團隊的成長經歷,鼓勵在座員工立大志、樹長志,堅持夢想、抓住機遇、努力拼搏。崔教授的精彩報告獲得了多次熱烈的掌聲。
最后,于亞發表講話,他要求廣大工程技術人員深刻領悟崔教授對待科學的態度,虛心學習,執著鉆研,用知識和勇氣去實現科研目標;他指出:崔教授的成長歷程折射出了我國海洋工程發展的歷程,海工與航天一樣重要,崔教授帶領著他的團隊為中國海洋深潛領域贏了國際平等地位,為人類發展做出貢獻,他的事跡鼓舞著每一位海工人。于亞引用崔教授的“一流”理念,特別強調和號召大家:海工只有一流,沒有二流,我們要學習載人深潛精神,向著一流海工企業目標努力,同時也要把自己磨礪成為一流的海工人。
附:崔維成教授簡歷
崔維成教授早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在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獲博士學位,并從事博士后研究。歸國后曾任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702所)所長、博士生導師,1999年成為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長期以來,崔教授牽頭承擔我國863計劃重大專項——“深海載人潛水器”的研制和應用工作。2012年,被中共中央授予“深潛英雄”榮譽稱號。
座無虛席
互動交流、投入傾聽,報告會現場氛圍感染人、感召人